agapp是什么

新闻动态

战犯的新生之路(2): 见到廖海光

发布日期:2024-12-19 23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37

天亮了,喝了两大碗热玉米粥的杨伯涛,脸色红润了不少,衣服也早已干了,里里外外感觉到很温暖。

一个负责转运国民党被俘高级军官的干部带着两个战士走了过来,而且还牵来了一匹战马。那个干部对杨伯涛说道:“杨伯涛,上马,我们今天要往后方去了,这里,很危险,蒋介石今天肯定会实施报复式的轰炸的。”

杨伯涛想了想,轰炸是肯定的,不过,在他的心灵深处,那不是报复,而是校长在为他们复仇。那两个战士过来,要扶杨伯涛上马,没想到刚刚伸出手来,杨伯涛的两个拳头已经握了起来,规规矩矩地伸到两个解放军战士面前。两个战士一愣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。那个解放军干部又笑了起来,说道:“杨伯涛,我们优待俘虏,不戴镣铐的,只有对待那些不老实的家伙,出于防范,才给他们上刑具的。”

杨伯涛尴尬地缩回了双手,走到战马跟前,哀叹一声,心想,多好的战马啊,可惜第18军那些优良的战马,竟然全部被杀吃了。杨伯涛甚至想起几天前,官兵们用白水煮马肉时的情景,没有一粒食盐,更不可能有什么佐料,甚至柴火也不足,当兵的便拿在手中,啃食着,有的人嘴上,已经被马血染红了,杨伯涛感觉到一阵阵揪心。军马,对于部队而言,同样是一名战士啊。

就在这时,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:“杨伯涛,你好啊,我是廖海光,中原野战军(实为华野)第13纵队的司令员,湖南炎陵县人,我们还算是老乡吧。”

说话时,一个穿着解放军普通干部服装的年轻军官走了过来,院子里的干部、战士,急忙立定向他们的廖司令员敬礼。廖海光给他们回了个军礼,过来对杨伯涛说道:“不要怕,有什么事就给他们说,解放军优待俘虏,是铁的纪律,这一点,毋庸置疑。好好反省自己,改造思想,新中国建设,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呢。”

杨伯涛低下了头,低声说道:“败军之将,何以言勇?今日做了贵军的俘虏,一切任凭发落也就是了。”

廖海光一听,哈哈大笑起来,说道:“杨伯涛,这话说得就不对了吗。实不相瞒,我当初也是在和红军作战时,被俘虏过来的,那时,我是个班长,以后就走上了革命道路,跟着共产党,为劳苦大众打天下,成了一个坚定的革命者。我们共产党有一句话,叫作‘革命不分先后”,不信,你问问这位李干事,一年前是干什么的?”

那个押解干部随口答道:“报告首长,一年前,我还在白崇禧的部队里当团部文书呢,我是在大别山澡堂子战役时被俘的,后来就又当上了文书。对了,我们解放军这边叫干事,文化干事。”

廖海光笑了,说道:“李干事,你这个文化干事,才是个高小毕业啊,这位杨伯涛,可是黄埔军校毕业的,是个大知识分子,以后我们还要向他请教呢。好了,出发吧,恐怕到了9点钟,老蒋的飞机就要来轰炸了。一路上,一定要注意安全。”

廖海光说完话,走了。那爽朗的笑声,朴实的言语,令杨伯涛产生了深深的好感,他和自己说话,如同朋友间攀谈,没有战胜者的骄傲,也没有国民党军队中长官的架子,能看得出来,他的部下并不怕他,他们之间,有极好的亲和力,这是自己和部下之间,永远也不可能有的情感。

四个人,一匹马,上路了,这让杨伯涛的内心,又是一阵感叹,他听说过,当时宋希濂的部队抓住了瞿秋白,那可是派出一个营的兵力,严阵以待押送的。王耀武的部队,抓住了方志敏,赵观涛同样是派出一个加强营押送的,就是在抗战时,第三战区抓住了叶挺,是派出一个团押送的。如今,押送自己的仅仅是两名战士,一名干部,而且自己骑马,他们步行,不上刑具,沿途也没有设防。这一切,真的让杨伯涛开了眼界。

渐渐地,大路上的行人,多了起来,成队成队的俘虏,在少数解放军战士的押送下,疾速地向后方转移着,有几个年轻的战士,还一直叫喊着:“快点,快点,再走出十里,就进入后方了,那里安全。”

就在这时,那群俘虏队伍中,不时有人偷偷地向杨伯涛张望着,小声说着什么,杨伯涛知道,那肯定是第18军的官兵,在议论着自己这个大俘虏,在解放军这边,竟然也混上马骑了吧。

两辆战国轰隆隆地开了过来,那名解放军干部冲着牵马的战士说道:“靠边,靠边,让坦克先过去,这可是宝贝,不能让蒋介石再给炸坏了。”

杨伯涛的脸,也稍稍地扭了一下,两辆战车上,第18军战车营的编号还没有刮去,而用来指引道路的那名战车手,伸出上半截身子,认真地指挥着。杨伯涛惊讶了,那个导引手,竟然是第18军战车营的一个连长。

押解干部笑了起来,说道:“杨伯涛,没想到吧,你们这位战车连连长,没有执行你破坏战车的命令,带着两辆战车,投诚了,刚到这边就立了大功啊。所以,我们的首长让他继续开坦克,还说,要成立一个坦克连,还让他当连长哩。”

杨伯涛低下了头,没有说话,对于解放军这个曾经的敌人,他感觉到既熟悉、又陌生。看来,自己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啊。